解决工程物资管理难题,随时掌握在外项目的物资供货,消耗情况,成本数据分析.点我了解详情或致电13911621362中国建筑工程资料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4小时服务电话:010-51299114 51665651 13501215554
全国销售代理服务免费电话:400-163-8866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预算网 >> 行业资讯 >> 施工 >> 正文
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之策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点击数:更新时间:2005-6-2
    2l世纪被称为“城市化时代”。目前全世界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本世纪末,将有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成为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中心,同时城市的发展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和地位。

    21世纪又被称为“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与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能源保护项目荣获国际大奖。澳大利亚的哈里法克斯生态城项目是该国第一例生态城市规划,不仅涉及社区和建筑的物质循环规划,还涉及社会与经济结构,它走出传统商业开发的老路,提出了“社区驱动”的生态开发模式;怀阿拉市则充分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技术,包括城市设计原则、建筑技术、设计要素与材料、传统的能源保证与能源替代、可持续的水资源使用和污水的再使用等,解决了该市的能源与资源问题。日本的九州市从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德国的埃尔兰根市曾连续25年快速发展,带来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该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的有关决议,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修复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生态规划,成为德国生态城市的先锋市。新加坡的公园及娱乐区采用城乡结合的思想,在城郊建设“原始公园”,将农田和森林及其他一些景观揉进“田园城市”的建设中,是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生态型城市。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止,已有海南、吉林、浙江等6个省被批准为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扬州、广州、长沙、杭州、绍兴等一大批城市都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目标。我国的生态城市省建设,大多以发展城市森林、园林绿化、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等为重点内容。虽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但他们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研究。

    我们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之策。何谓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也称为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在保持生产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物质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避免由于对地球掠夺式开发所导致的自然生态的破坏。循环经济把传统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灵巧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是一种生态型经济。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之策,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首先,我国是一个环境大国。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十分短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2000年,全国十大地表水系的COD排放量达1445万吨,比Ⅲ类水质要求的800万吨容量高出80.6%; 2001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水质的仅占29.5%,而劣V类水质却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全球10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8个;大气中SO2排放量达1995万吨,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吨容量高66.3%;土地荒漠化以每年2600多km2的速度自西向东推进;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各种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现象也日益严重。古印度有句格言:“空气、水和土地,不是父辈给我们的礼物,而是我们向子孙的借款。”水、空气、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基础资源,它们的日益退化,说明我国的生态环境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有学者曾大胆预测,生态的失衡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有朝一日使我们“曾”居住过的地球只剩下三种东西:海洋、沙漠和山脉。这并非危言耸听。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与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牛文元教授指出,“扣除这部分损失,纯GDP只剩下78%,而日本在人均GDPl000美元时,扣除生态损失后的纯GDP为86%。”当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本用尽以后,如果继续按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就只能牺牲人类的健康,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且必然导致“增长的极限”。

    其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的自然资源虽较为丰富,但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就很少。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森林面积、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6和1/2。我国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均值的1/4。人均矿产资源是前苏联的1/5、美国的1/8。未来20年,我国大宗矿产资源面临严重缺口,钢铁缺口总量30亿吨,铜缺口超过5000万吨,精炼铝缺口l亿吨。我国的能源缺口更大,到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3亿吨,而产量只有2亿吨,缺口达1亿吨,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我国的资源消耗严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比国际水平高出很多,是世界上创造GDP代价最高的国家之一。例如,耗用了2/3金融资源的国有企业,只能创造GDP总额的1/3;国内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3.7亿千瓦,而日本只有2.24亿千瓦,却创造了4倍于中国的GDP。据估计,中国每年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为4000亿元,假如按要素生产率计算,GDP的增加额中,靠增加投入取得的增长占3/4,靠提高效益取得的增长只占1/4,而发达国冢增长额中50%以上是靠效益提高。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如果沿袭原来的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恢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外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主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合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之路。

    再次,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矛盾的理想方法。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其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由于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所以它使所有的物质、能量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续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了尽可能小的程度,做到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控制在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之内,把废弃到环境中的废物量压缩在自然环境的消化接受能力之内,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第四,循环经济是中国新工业化的高级形式。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而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且我国的城市化又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工业化老路,我们不能走,也走不通;我国以前走过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是走不通的,必须另辟蹊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三R原则”,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生产过程中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也就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强大需求,必将带来新的科技革命,并推动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和社会用创新的体制与机制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的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创建生态城市,就能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循环传递,多级利用,在生产过程的企业之间、园区之间、区域之间,形成共生互动的循环产业,从而推动循环型社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江苏省委、省政府推出的《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中,旗帜鲜明地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第一要务”,《江苏省环境经济建设规划》即将由省政府批准实施,各项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正在加紧研究出台。我们无锡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无锡的生态城市建设。
(无锡市城市科学研究所:何宪存 金丽霞)
分享到:
24小时技术支持电话:北京 010-51665651 51299114 1350121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