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工程物资管理难题,随时掌握在外项目的物资供货,消耗情况,成本数据分析.点我了解详情或致电13911621362中国建筑工程资料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4小时服务电话:010-51299114 51665651 13501215554
全国销售代理服务免费电话:400-163-8866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预算网 >> 行业资讯 >> 施工 >> 正文
留住我们的根--城市发展与城市遗产保护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点击数:更新时间:2005-6-2
在这二十多年中,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发展了,但我国原来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逐渐地失去了记忆,千百个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同。许多大城市追求高楼大厦,热衷于新技术新材料,小城镇也就造楼房贴磁砖,口号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大草坪、大广场,移大树,造假古董。城市建设中弥漫着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同时近年来在许多城市中出现了文化的失落,欧陆风情之风吹向全国,大批的外籍设计师包揽了重大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项目,不少大城市中推崇境外设计,不切合国情的一些洋垃圾已出现在城市蓝图中,众多城市正失去记忆,众多城市已千城一面。

保护与更新的现实矛盾

    历史城市的旧城地段,兼有保护和更新的双重要求,中国城市的旧城,不像欧美发达国家城市那样,出现衰落的现象,这些旧城,一直是全城的中心,即使在新城区发展很快的情况下,也还是商业繁荣,人口集中的地方。因此,在房地产业兴起的今天,旧城区就成为房地产商热衷之地,许多城市就从地价的级差效应出发,要把原来旧城中的居住和其它功能转换成商贸、办公、娱乐功能,而使低地价转化为高地价,低效益变成高效益。表面上是改善旧城的环境,而实际上改建后旧城区的建筑容量大大增加了,人口也增多了,交通也更加繁忙了,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结果又一次地面临新的调整与改建。

    作为历史城中的特色地段——文物景点和历史街区,一般也会在旧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汇聚之地,级差地租客观地导致商贸等第三产业向这个地区集中。但是由于历史名城的保护要求,一定会提出对这个地区以及其周围环境的种种建设限制,这样就会降低土地收益,对开发不利。

    在历史名城中,大多保留有成片的传统民居的地区,其中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一般都划为保护区,并得到较好的保护。但是如何既能长期地保护它传统的风貌,又能继续为居民使用,这是一个难题。因为中国广大地区的民居,大多为砖木结构房屋。至今大多已木朽墙危,多数居民因长期居住条件简陋,渴求改善,传统生活环境不符合青年人的要求,而向往现代化的设施和环境。而且在旧城地区,一般都缺少现代的基础设施。要改善居住环境,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巨大投入。作为房地产开发,因为上述的原因,获利不多,又担心售后的风险,一般是不肯承担的。政府也不可能拿得出足够的资金,居民的自己改造则大多不愿保留传统形式,这就需要研究一整套合宜的对策。

    更新过程中对名城保护的忽视和误导旧城更新,就有一个对“旧城”的认识问题,许多人认为“旧城”就是过去岁月留下的破烂摊子,是城市发展的严重包袱,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所以就常常是大面积地拆迁旧房,将旧城区的老宅旧屋全部拆光,然后在平地上盖新的楼房。这样做,工作简单、工程上马快,规划设计也容易做。但这样一来把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遗存、城市风貌以及地方风情,全都一扫而光,也就是把城市的历史文脉全部割断了。在有的城市中,旧城用地成为个别外商和开发商追求高额利润的竞争地,因此,有的人就不择手段地造成许多破坏性建设,造成许多遗憾工程。

    有的名城大量地拆除了反映城市特色的传统建筑,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城市的历史风貌,如沈阳市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如今原来围绕在清故宫周围的传统民居全被拆掉了,“故宫”藏身于混凝土高房子的丛林之中,此外沈阳的和平区是代表了殖民时期的历史风貌,很有特色,也被拆除换成了行列式的方盒子,老百姓说历史“名城”名存实亡。最近作了整治,准备拆去这些新房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有的名城在旧城更新中保留了文物建筑,但忽视了文物周围的历史性环境。如福州市计划在“三坊七巷”搞全面的房地产开发,政府有关部门还认为是个好方案,在全国媒体和中央干涉下,暂时停了下来。

    城市要更新,城市不更新就会衰落,但城市更新不能摒弃历史,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从旧环境中滋生新的东西,而不是生硬地照搬异地外域的不相干的东西。特别是大城市影响面广,牵涉问题多,这些城市代表着我们国家或一个地区,更要慎重地对待,不注意的话,留下的遗憾是无法弥补的。

保护历史遗产的四性原则

    目前,古城保护中存在的错误观点,表现在:把城市遗产保护看作是城市发展的障碍,把保护与发展看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历史古城中建设性破坏是必然的,看不到历史遗产潜在的价值。把传统特色看作是落后的,和现代化不相容。理解保护古城就是恢复历史遗迹,重建古建,热衷于修庙盖塔,新建传统特色街,以致拆了真古董去建假古董。保护古城只是为了发展旅游需要,一味追求经济回报,以致出现许多短期行为。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者认为应遵守四个可行性原则:

    原真性。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维修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整体性。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整体性还包含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如街区就应包括居民的生活活动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环境对象。

    可读性。是历史遗物就会留下历史的印痕,我们可以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可读性就是在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是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

    可持续性。保护历史遗存是长期的事业,不是今天保了明天不保,一旦认识到,被确定了就应该一直保下去,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这一代不行下一代再做,要一朝一夕恢复几百年的原貌必然是做表面文章,要加强教育使保护事业持之以恒。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不能像文物器件那样博物馆式保存。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建筑的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来。

(同济大学教授 阮仪三)
(江苏建设信息网)
分享到:
24小时技术支持电话:北京 010-51665651 51299114 13501215554